近日,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安徽省淮南市首例脑起搏器手术(DBS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了开机。开机后经过调试,身患帕金森病8年的常先生(化名)终于行走自如,四肢震颤、僵硬明显缓解,这也正是脑起搏器的神奇之处!
开机当天 锦旗相送
在开机的当天,常先生特地给科室送去了锦旗表示感谢。常先生说:“我2014年就被确诊为帕金森病,一直都是吃药治疗,原来吃药效果还挺好的,但是这两年药效明显弱了。平时坐立、行走都困难,穿衣服、睡觉翻身也不方便,生活基本离不开我的家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多方打听知道能够通过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就满怀希望地来到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今天我的手和腿终于不抖了,一身轻松打心底里开心!”
正如常先生所说,开机前他的手臂、腿部肌肉震颤强烈。
严谨的术前评估
“我们经过专业严谨的评估,认为患者具备DBS手术治疗指征,而且没有绝对禁忌症,随后建议他进行DBS手术。”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黄冠敏介绍说。
他与团队在一个月前为常先生顺利完成了DBS手术,将脑起搏器植入体内,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这次如约前来开机,开机效果也非常好。
开机前后 判若两人
开机过程中,专业工程师用手中的体外充电器对准埋置在常先生皮下的脉冲刺激器开启脑起搏器,然后逐渐调控相关参数,改善常先生的症状。随后常先生尝试着做张开手臂、活动手指、蹲下身体、走路等动作,都能顺利完成。
“我感觉好像重新获得了身体的‘掌控权’,能自由活动,觉得特别轻松!”常先生高兴地说。“我们对治疗效果特别满意,以后他的生活能自理了!”
常先生的家人看到常先生帕金森症状得到很大的缓解,也激动不已。
脑起搏器植入术
“这种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手术不需要开颅,只需要在两侧颅骨上做一个小切口,然后通过皮下隧道把电极植入指定的核团。”黄冠敏介绍说。
DBS术后患者开机后,脑起搏器会运用脉冲发生器刺激患者大脑深部的指定核团,纠正异常的大脑电环路,从而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让患者恢复基本正常的生活状态。医生可以远程调控,实时监测设备使用情况,患者通过手机下载相关APP,随时就掌握了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患者可以及时联系医院进行远程调控。
“我们实施这项手术可以让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受益。”黄冠敏表示,但他也同时提醒,并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都适合做DBS手术,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病程、年龄以及相关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具备手术指征。
THE END
恭喜您!
您的密码修改成功,请使用新密码登录
您好!
已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点击密码重置链接修改密码!